选择你喜欢的还是喜欢你的
亲爱的欧阳同学:
莫言说:“一个人,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,要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活着。这才是最好的态度。 不要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丢掉了快乐,然后又在喜欢自己的人这里忘记了快乐。” 孰优孰劣这个问题貌似自己很早以前就思考过,那时候总是趋从自身有利的方向作答和论证,并未自我追问。 我说:“我喜欢的人是谁?喜欢我的人是谁?” 它说:“你喜欢面容姣好,身材匀称的女子,因为你喜欢这种类型。” 我:“额……” 它说:“你喜欢崇拜你,且面善活泼,性格自然的女子,因为这样你不会太尴尬。” 我:“这……” 它说:“你喜欢对你百依百顺,明事懂礼,小鸟依人的女子,这样你才是个有魅力的爷们。” 我:“这有点……” 它说:“你喜欢胸大细腰、长腿秀气、面容可人的女子,因为我也喜欢。” 我:“艹……” 它说:“你喜欢 C 罩……”、、“等一下,你能不能正经点回答!”,我打断它。 它说:“哈哈,你急了!想必你也发现了,你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感受,你喜欢你自己!” 我:“唔,有……有道理。那我以后优先为别人考虑,把自己放在别人后面?” 它:“那倒不必,别本末倒置。” “那他们呢?”,我反问道。 “他们自己呗,想必……” “那不自我闭环了,锁死。”,我一拍脑门。 “可不,这世上的人都是孤独的,没有人和我一样的……” 踱步,良久。 此刻,我心中想的是 “如果不是我呢?是 ‘我们’ 呢?”。 不要孤立的看世界,不要孤立的看自己,嗯,我找了个理由继续追问下去。 “有意思,你真是个大聪明,如果是 ‘我们’ 就简单了,‘我们’ 喜欢 ‘我们’ 嘛!”,它答道。 “那如何变成 ‘我们’ 呢?”。 “……”,它说:“我只有本能,你问下他吧。” 思考,良久。 “可以分为主观的 ‘我们’ 和客观的 ‘我们’。” 主观的 ‘我们’ 是一种心态情境,抑或是一种难得的思维惯性,最大化方向看向共赢互惠,这和本能有些许差异。 客观的 ‘我们’ 是多个主观的 ‘我们’ 达成的共识,具有集体性,形成范围型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。 如此思考后,我不禁想问:“如何实践呢?” “或许,还是知行合一。”,他继续答道:“怀着 ‘我们’ 的思维,做认为需要做的事情。” “哦,好的”,我想了想,又问道:“喜欢我的人是谁?” 他说:“也是 ‘我们’。” “那我还需要选择吗?都是 ‘我们’ 呢……” “小孩子才做选择。”,他说完,摆摆手留下一个背影说道:“不仅仅是情感,你的事业、兴趣、生活都是 ‘我们’。” “望君深思,用 ‘我们’ 去知行合一。”,它也说道。 欧阳君,想必你又读了一遍。这里,她记录了我们的交流。 PS:这里我就是你,它是你的心,他是你的理性,她或许可以是你的感性。 “我们” 是一个全新的概念,后续还需要完善,愿你能有新的实践和理解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【2021-10-20】复读后,观感补充。 此前写这块的缘由,已经依稀记不清了。 或者是想推翻下以往过于理性化的价值交换思维吧,解放自己的情感。 你喜欢的和喜欢你的人和物都要去善待,不必局限于所谓的社会观念和付出对等。 诚然,“善待”不代表过分的傲慢,要学会换位思考,不能强加于其。 此篇文章我反复用的是喜欢,而没有用爱,这个我是庆幸的; 虽然,这篇文章的链接是 you love or love you。 我这一身喜欢过很多人和物,可谓“博爱”至极,就不论物,以人而言: 我喜欢过很多女孩,她们或灵动、或机敏、或温婉、或端庄大气,抑或漂亮、动人不一而足。 然而,其中大多数都有一个缺点,使得我不能爱上她们:那就是她们不喜欢我。 傲慢一点,或许有些许女孩也喜欢过我,或曰阳光、或“帅气”、或博学、或与众不同,略。 然而,我于她们有一个缺点,使得我们不能互相爱上对方:那就是我不喜欢她们。 前些天国庆,我记得妹妹问我:“A喜欢B,但是B不喜欢A,A很漂亮,ta们之间会产生爱情吗?” 我直接答道:“不会” “为什么?” “因为爱是自私和无私的矛盾结合体,在你给的条件下,单方向的付出永远不会产生对等的响应。一次次落差积累的结果就是陌路。” 当然,上述描述是我现在的回忆,或许没有这么精炼。 不过“爱是自私和无私的矛盾结合体”,这个当时说出来是直接Pass的,并没有过多解释。 现在看来,感觉自己在这块慢慢明确了。 而那明确的是【适合】还是【适应】。 【适合】就是两个人一开始就是喜欢对方,走到一起后自然而然产生爱,由于互相喜欢所以不必在意付出多少的计较,可以持续产生爱。 【适应】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,另一个不喜欢对方,在追求过程中,被追求方权衡后同意在一起。 双方都有奇怪的心理落差,很容易在社会观念或者自身局限性价值观驱使下,使用付出对等心理。 积累落差,双方无法形成爱或维持这个微妙的矛盾体的平衡。 现代如此多的俊男靓女保持单身的原因,大抵也是不想【适应】。 那么【适合】是这么难以遇到吗? 直接分析其实不然,很多人很容易就能碰到【适合】的,因为达成条件只是两个人自然的互相喜欢(非社会价值附加的要求,比如情侣关系、夫妻关系)。 只不过单身的我们都被很多的社会观念束缚(仁义礼智信),做出很多看似正确,却不真诚的行为。 极端点的例子: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阿Q想和寡妇谈恋爱,喜欢的心情和社会观念的心理自责直接表现下跪行为。 单身的女孩要表现的淑女,单身越久更甚,否则如何践行反复合理化自身行为的自己知道的那套理念,遇到喜欢的人想到:可惜他不喜欢我。 单身的男孩要表现的绅士,单身越久更甚,否则如何践行反复合理化自身行为的自己知道的那套理念,遇到喜欢的人想到:可惜她不喜欢我。 艹,要找一个【适合】的人太难了。 那要怎么办呢? 既然大家都伪装自己,我又何必伪装? 我要对我喜欢的人好,微笑也好,多关注也好。 我要对我喜欢的人好,不要傲慢,勿强加于人。 我对她们好的人中,希望有一天能碰到一个自然而然喜欢我的人,早点实践我想念千遍的那些浪漫。 照应之前的 “我们” ,应该就是在对待感情流露这块要表里如一吧,不要分裂什么理性感性。 你的理性行为就是自然而然的感性表达。 重复下,“我们” 是一个全新的概念,后续还需要继续完善,愿你能有新的实践和理解。
愿得偿所爱,得爱愿偿!
欧阳Boy_Petter
邀请标记你的阅读体验😉 | →